灵感没有束缚,如果说那些国际大师设计的好作品一定是受了“天启”或者“灵机一动,”我觉得都是骗人的。设计的灵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人会突发奇想。所谓的“灵感”只是你平时的知识告诉你该怎么做正确的事。事情做正确了,就是“灵感。”
早几年刚刚从一名建筑设计师转为专业的照明设计师的时候,觉得照明设计是繁华都市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元素。认为色彩点亮了建筑的立面,产生变幻的光感,而这时中国城市社会对于夜间光效果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可谓是适逢其时,这是最初对于从业照明设计的体会。但是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出乎人们的预料,今天的照明设计更加强调“准确性”、“个性化”、“文脉化”、“针对性。”对于照明设计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光”在城市的表现有了节能低碳的限制。更多的企业、地产公司、政府部门意识到可持续性发展,意识到今天的投入将不再是“花花绿绿”就能解决。
同样道理,今天的照明设计师需要具有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不再是以前你会跟项目、懂材料、了解电气电器就能胜任照明设计师那样一个阶段了。今天的照明设计师需要你是全面的“通才,”在了解材料学、光学、电气学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审美和文化的教育。这是对行业的要求升级。
这个问题属于对一种“设计范畴”的认知了。首先要说清楚照明设计师是干什么的,为谁在干?以及干的过程会对社会和多数人群产生什么利益?什么好处?对社会有益的,这就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对社会有害的只能是昙花一现。今天如果我要定义照明设计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我会把它归类为这是一种能“创造美,并能为社会大众带来可持续发展、有序结合、产生更多社会贡献的职业。”
以前大家不关注照明设计的时候,很多照明设计的工作是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代为其劳。虽然很多设计院、大规模设计公司会有电气所、电气工程师,但这些属于“建筑物理”的分类。就相当于一幢建筑,有暖通设计、有空调设计、有给排水、电气设计、有消防设计,但是在建筑的综合节能上,比如如何获得国际“立德”节能建筑认证,如何将建筑平均功率降到达标的范围,这些都是以前设计院的薄弱环节。而今天我们照明设计师应运而生,他首先是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的忠实合作伙伴,他会结合建筑师的想法来帮助设计师创造合适的“灯光”、结合建筑设计研发合适的“灯具”;他会帮助室内设计师计算照明的精确参数,设计相关灯具、和室内设计师一起创造“光”的人性价值。当然,照明设计师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群体实现对于“光”的理解。但是,现在我们习惯于“协同作战,”将照明设计完整的和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融合在一起。改变以前那种“轻节能重形体”、“轻灯光重材料”的落后手法。
我想告诉广大业主的是“选择合适的光,使用合情的光、运用节能的光、得到温馨的光”这样一句话来作为真诚的祝愿。
什么是合适的光?我们知道很多家庭在精心打造自己的温情港湾以后,会发现很多灯光在设计图纸上是非常舒服,但在实际作用中却和设计稿完全不一样。该亮的不亮,或者灯光的色温很别扭;该暗的不暗,造成照度泛滥。这就是没有选择合适的光。
什么是合情的光?比如在卧室,我们需要暖色调、高显色性、低色温、低照度、功能性来烘托家居的和美、家人的肌肤色泽细腻、安全的环境等人性化的需求。在客厅,我们需要中性色温、重点照明、平均照度合理等手段来打造空间的归属;在厨房我们需要中高色温、合理照度、均匀分配的手段处理灯光和食品的关系。不一而足,不同的空间需要“合情”的照明设计。
这个话题很大,不是一个短小的篇幅能说完。我是一名忠实的儒家信徒,而儒家的社会性在于积极的投身于你所处的时代,进而用健康、博学、忠恕的精神来影响这个时代,促进这个时代。这就上升到设计的哲学方面,我们知道,设计做好文化不难,设计体现哲学精神非常难。往往一名伟大的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具有普世价值观念的哲学体验者。在中国,要把设计做到完美的境地需要一个设计师具有独立的人格、深刻的观察能力、清晰的辨别能力、卓越的人格魅力,再加上完备的审美,才能达到“境由心生”的境界。
儒家学说告诉我们一个设计师应该有“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所谓的责任感就是儒家经典上讲的: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这就是崇高的责任感,可惜我们这个社会现在太缺乏。所谓的理想主义就是曾子说的那句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一个人将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融于自己的生命中,他将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设计人生。
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革新时代,如果我们用、并且只是用西方的文化、哲学思想来进行自己的设计人生,那将出现严重偏颇。最早的归国建筑设计师吕彦直不仅掌握西方的建造技术和设计理论,而且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他设计的“中山陵”可谓新中式的完美典范。
本文链接:http://www.aooled.com/news/led-3041.html
更多请关注LED工矿灯厂家-澳镭照明官方网站:www.aool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