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应用上要注意到防湿气与倾入等规范,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灯具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
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灯具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
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位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灯具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
第2个数位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
0 没有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防护
1 防止大于50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触到灯具内部的零件。
防止较大尺寸(直径大于50mm)的外物侵入。
2 防止大于12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灯具内部的零件防止中等尺寸
(直径大12mm)的外物侵入。
3 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的工具、
电线 或类似的细节小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内部的零件。
4 防止大于1.0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的工具、
电线或类似的细节小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内部的零件。
5 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侵入的灰尘量并不会影响灯具的正常工作。
6 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进入
8 防止沉没时水的侵入:灯具无限期的沉没在指定水压的状况下,能确保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成立于1906年,
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非政府性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ECOSOC)的甲级諮询组织。
1947年ISO成立后,IEC曾作为电工部门併入ISO,但在技术上、财务上仍保持其独立性。
根据1976年ISO与IEC的新协定,两组织都是法律上独立的组织,IEC负责有关电工、电子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其他领域则由ISO负责。目前IEC成员国包括了绝大多数的工业发达国家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人口的80%,其生产和消耗的电能占全世界的95%,制造和使用 的电气、
电子产品占全世界产量的90%。IEC的宗旨是促进电工标准的国际统一,电气、
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方面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瞭解。
为实现这一目的,出版包括国际标准在内的各种出版物,并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其本国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使用这些国际标准。IEC的工作领域包括了电力、电子、电信和原子能方面的电工技术。
IEC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目前有53个成员国,称为IEC国家委员会,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机构作为其成员。
每个成员国都是理事会成员,理事会会议一年一次,称为IEC年会,轮流在各个成员国召开。
执行委员会处理理事会交办的事项。IEC的技术工作由执委会(CA)负责。执委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分为A、B、C三个组,分别在不同领域同时处理标准制订工作中的协调问题。
IEC目前有104个技术委员会、143个分技术委员会。IEC设有三个认证委员会,
一个是电子元器件品质评定委员会(IECQ)、一个是电子安全认证委员会(IECEE)、
一个是防爆电气认证委员会(IECEX)。为了统一制订有关认证准则,
IEC还在1996年成立了合格评定委员会(CAB),负责制订包括体系认证工作在内的一系列认证和认可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