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电子废物处理死结难题?(下)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
无米下锅如何破解?
收编规范散户回收力量升级产品附加值或为出路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打通销售与回收的衔接,并合理收编规范现有的分散渠道,另一方面则是提升拆解回收产品的附加值,并往深加工、精细化的产业链延伸,令拆解企业告别以量取胜的局面。
目前,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导家电生产企业,形成自身回收、拆解、再利用的整个产业链条,但记者了解,除了美的、TCL有实力建立这样的产业链外,大部分的电器电子企业仍缺乏这部分的技术与资金。即使建立了回收拆解基地,由于消费者习惯、回收渠道难以深入社区等原因,并不能保证这些品牌的废旧电器就完全回收给原生产商。
“除拆解处理企业外,销售企业也应该加入回收大军。”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现代流通发展处处长尹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销售企业的网店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家电回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能有相关制度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
长期关注电子垃圾回收的山东大学教授唐锡光则建议,对于垃圾回收散户,政府部门可考虑将具备一定生产能力、技术领先、环境污染少的纳入扶持和试点范围,接受政府部门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特点。
此外,广东省也有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拆解—粗加工—深加工—高端产品”的产业链,告别了以拆解电子废物量维持企业运营的不利局面。
在清远再生资源工业园区内的清远市进田企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厂房写着“珍惜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持续发展”,里面的废旧电子拆解设备正在工人的监控下有条不紊地运作,丝毫闻不到异味与污水的痕迹,累累的废旧细电线进入机器后经过破碎切割分类,不一会儿就将塑料与金灿灿的铜粒分开排出。“经过规范处理,这些塑料与铜粒可以给深加工企业作原材料了,以废电线为例,回收重复利用率可达98%”,进田公司董事长赖坤洪说。
他介绍,这里的废旧电子电线经过的米机、摇床、破碎机、剥线机等生产流程,全部都不需要焚烧、也不需要不合理的化学分解造成二次污染。工业污水、雨水、生活污水三套独立排放及处理系统,废水处理后又再度回用。
此外,进田公司还联手中南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共同开展研究单晶铜项目的研发。据悉,单晶铜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其电线制品主要用于高铁与航空电子、4G通信、高端音视频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外层塑料完全防火,项目技术在国内仅1-2家企业掌握但仍未实现产业化生产,国外能掌握本项生产技术的企业也屈指可数。
“一米这样的高端电线,在市场上就可以卖几万元,”有如此高的附加值,这样即使废电子来源短期供应不足,或者价格波动,对于企业的利润都不会造成影响。“赖坤洪说,目前该项目已在源潭金沙工业区设厂,预计三年完成1.5亿元投资额,年底投产,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产值5亿元。
本文章由澳镭照明电器拾掇发布,澳镭照明官方网站:www.aool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