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ED照明 行业分析 1. LED优势与机遇 半导体照明作为新型高效固态光源,具有长寿命、节能、安全、绿色环保等显著优点,并有望替代传统白炽灯、日光灯、卤素灯的主导地位,成为广泛应用的节能环保的优质光源。LED的市场前景都是光明的,随着制造成本的下降和发光效率、光衰等技术瓶颈的突破,LED优势日趋明显,其全面取代传统光源已为时不远。我国有3亿家庭,家居照明如果普遍采用LED照明工具,这个市场将会非常巨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旦成本降至足够低(初置成本接近传统灯具),LED照明市场的增长将是阶跃的、爆发型的。 我国LED产业竞争优势在于,首先,国家政策扶持LED发展并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相继形成了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以及北方地区则成为中国LED产业发展的聚集地。其次,LED市场门槛较低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半导体照明 产业,尤其是芯片封装和照明系统产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使我国LED行业在国际社会更具竞争力。 2. LED困境与挑战 首先,从国际角度来看,出于技术上的制约,LED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差异很大,上游产品技术难度极高,日本、欧美是以技术与专利为导向的企业,占据整个产业链的高端。目前,日、欧美企业主导了照明市场,这对并无照明优势的中国企业而言,威胁明显。第二梯队中,台湾、韩国企业目前领先背光源市场,成为现阶段市场的主流企业,同时企业在照明市场的研发也非常积极。作为第三梯队的国内企业,目前背光源的市场份额并不突出,由于规模分散且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明显较弱,因此,只能占领低端照明市场。 然后再看国内,目前随着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大,中国政府已经在2007年前后启动了对LED产业的各种扶持政策和措施。现在已经具备规模或即将具备规模的上游中低端芯片生产企业已经超过了三十家,而以中低端封装产品为主体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其产能已经占据了全世界总产量的60%,而下游终端应用产品则更加庞大,估计仅深圳地区的LED大大小小的封装和应用企业就高达近3000家。由此导致的下游产能急速扩张,并进一步导致供求失衡。新企业的快速涌入,加剧了国内LED行业竞争。同时,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行业统一的检测标准,导致行业竞争混乱。 3. 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 LED技术和产品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领域必将会越来越广泛,甚至某一类。
本文章由澳镭照明电器整理发布,澳镭照明官方网站:www.aooled.com